English

深刻理解五十年实践的基本结论

1999-09-20 来源:光明日报 金东珠 我有话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五十年,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就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邓小平同志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通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认真而深入地研究这一基本结论的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不仅有利于正确认识过去五十年的曲折与辉煌,而且有利于正确地把握实现跨世纪奋斗目标的基本着力点,从而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基本内涵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在实践和理论探索中逐步提出和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论。他说: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视角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破除了离开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仅从生产关系上看待社会主义的误区,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这就告诉我们,我们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社会主义。我们党和国家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一个重要的教训,就是没有把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而是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给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损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正确地把握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鲜明地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内涵,也是从几十年实践中得出的基本结论的真缔之所在。

基本内涵之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社会主义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是中国人民经过几十年的浴血奋斗确立起来的立国之本,也是五十年实践的基本结论。我们与主张西化的人们的分歧不在于要不要现代化,而在于要不要四项基本原则上。四项基本原则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如果丢掉了四项基本原则,就抛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是说这一制度已经十分完善,没有什么进一步完善的必要了。恰恰相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特别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如何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一步完善起来是一个重大课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对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基础和对象的理解,对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四项基本原则的丰富和发展。

基本内涵之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逐步建立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社会主义

传统的社会主义观认为,社会主义搞计划经济,资本主义搞市场经济。邓小平认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我们党经过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成功地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同时,也正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在改革开放前,我们未能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体制)分开。在实践中我们逐步弄清了体制是为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制度服务的,但并不决定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传统社会主义缺乏活力的根源在于体制僵化。对僵化的体制进行改革,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体制,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五十年实践基本结论的重要内容。

基本内涵之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为核心的一个系列方针、政策和坚持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的社会主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很长时间,我们由于对实际情况的错误判断和理论上的失误,实行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逐步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为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使各项事业出现了蓬勃向上的局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不仅制定了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而且修改、制定和执行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一系列法规,形成了法律体系。法律体现国家意志,它把社会主义本质、制度、体制、政策等变成法律法规,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到更健康的发展。党的十五次代表大会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大大加快了法治建设步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是法治健全的社会主义,是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